决战冲刺 决胜脱贫 | 福贡县:余友邓“履新”记

2021-02-20 00:00:00 浏览:{{ hits }} 来源:福贡石月亮网

 见到余友邓时,他刚结束上午的入户走访回到家,来不及吃饭又坐在电脑前填表,准备向乡里上报边民补贴。

图片



余友邓现在的身份,是鹿马登乡赤洒底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而在6月份之前,社区管委会成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楼长、水电工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再往前推,2018年1月之前,他还只是阿地马底小组69户26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之一。


图片

△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角

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社区居民口中的“有事找阿邓”再到村干部,近3年来,余友邓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余友邓的“老家”阿地马底小组坐落在高山深处,从村委会徒步到小组需3个半小时,不通公路、不通网络。2016年,福贡县决定把阿地马底小组纳入整组搬迁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

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村民离开故土,无论从思想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大跨越。初中毕业,又是党员的余友邓主动配合工作组,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的宣讲工作,第一个带头签订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承诺书。通过近两年不间断宣传动员,阿地马底小组的群众最终全部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承诺书上签了名,按了红手印。2018年1月,阿地马底小组全部搬迁入住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启村民变居民的幸福生活。靠着家电维修技术,余友邓在阿路底的街上租房开了一个家用电器维修店,当年就脱了贫。

图片

△余友邓在入户走访

在安置点,余友邓是出了名“多面手”,不仅修理电器,还参与安置点各项工作,同时还是出了名的热心人,谁家电器“罢工”了、电表跳闸了、水龙头坏了,只要一个电话,无论多忙,余友邓都会挤时间上门修理,从不收取任何费用。除此之外,余友邓还主动承担起安置点的环境卫生监督员和楼长,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摒弃生活旧习惯,不随地吐痰、丢垃圾,随时保持良好的卫生,用心呵护安置点的家园环境。余友邓没想到,对自己来说很随手的事,却得到了分量很重的荣誉:上了安置点的善行义举榜、2018年被评为福贡县优秀共产党员。

安置点群众的认可,让余友邓甚感欣慰。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份信任还在延续。今年6月,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报鹿马登乡党委批准,再报福贡县纪委备案后,余友邓“走马上任”了赤洒底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对村务、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受理和收集村民有关意见建议。”这是这份工作的职责,余友邓掂了掂,深感分量不轻。

怀揣组织的信任,不想辜负群众期待目光的余友邓开始了在新岗位上的履职。

图片

△余友邓在向农户核算农民家庭年均纯收入

学会操作电脑是余友邓要过的第一关,“现在都讲办公自动化,报个材料都需要从电脑上走,不会不行。”45岁的他给自己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学会电脑操作。借助网络学习成为他每天空余时间的“必修课”;向身边人请教,则让他的实操有了明显进步。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赵宇是余友邓“走得最近”的人,“磨人得很,经常东问西问的,还拿个小本本。”尽管工作繁忙琐碎,但赵宇还是喜欢余友邓的这份“磨人”,也就是在这样的“磨人”中,余友邓跟着赵宇和其他工作队员学会了制作简单表格,学会了使用电子表格,学会了在电脑上处理材料……

“学得很快,还是不错的。”赵宇夸道。

“还需要多学习。”余友邓挠挠头,笑道。

图片

余友邓同时感慨:“以前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因为只操心自己的事;现在随时紧张,因为需要做的太多了。”顿了顿,他又说,“特别是扶贫工作。”

为干好这项工作,“履新”3个多月来,余友邓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在全村精准扶贫第一线,到贫困户和普通群众中去。妻子范四你在安置点的扶贫车间上班,还得顶着家里的事,原本生意不错的修理店也渐渐顾不上了,因为“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期”。但余友邓说,怀揣信任,他不想掉链子,所以一天天地“累并快乐着”。

新一轮动态管理线下工作启动已有些时日,余友邓得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安置点71户农户“农民家庭年均纯收入核算”,为补齐脱贫的最后短板做准备。

走在入户路上,余友邓的电话响了起来,是安置点住户打来的,说自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请他帮忙解决。余友邓答应晚上一定过去,并对着电话那头连声说了好几个“好”。

来源:福贡先锋

编辑:贾茗雁


新闻热榜